10/14/2013

兒童散文: 養蠶趣事(1996年高市兒童第十五期刊載)


    俗云:「積久成習」,每年三、四月一到,我跟大部份的小孩子一樣,總要千方百計的弄一盒蠶來飼養,每天上學捧來捧去,一點兒都不嫌煩。
    養幾隻蠶,不須要花很多錢,尤其在鄉下,野生的桑葉雖然不是到處都有,但也採之不難,足夠餵飽蠶兒。
    養蠶也不必花費太多的時間,只要每天把蠶兒咬不動的葉梗,以及乾而不臭的蠶糞清理乾淨,放上幾片新鮮的桑葉,就沒事了。
    養蠶讓我覺得頗有成就感。飼養期間,一到放學後,跑一趟野外,弄回大把大把的桑葉,不消幾天,蠶兒就吃得精光,而那長大的速度快得像吹氣一樣的身體,更讓人看得心花怒放。
    一年又一年,許多孩子們就在養蠶的喜悅當中,慢慢地長大;而很多養蠶的人所得到的經驗也許只有:
    「蠶,只不過是一種吃、拉、睡、長大、吐絲、結繭…………的小動物而已。」我也不例外,不過有幾個問題我總是搞不懂:每年春天養過第一代蠶兒之後,大家為什麼不繼續養?第一代的蠶繭都到哪兒去了?化蛹了嗎?是不是都成蛾了呢?還有,那些蠶卵呢?
    前些日子,不知道媽媽從哪兒要來蠶卵,一粒粒小小圓圓的卵,附著在白紙上,密密麻麻的灰紫色小點,十分好看。


    媽媽又遞給我十幾枝紙糊團扇,樣子挺眼熟的,接過來一看,原來是哥哥去年參加高中聯考時,幾家有名的補習班在考場所贈送的廣告扇子,我一頭霧水地看著媽媽,媽媽只說:
    「你拿去作絲扇。」
    我恍然大悟,對著媽媽笑了起來,媽媽眨眨眼,輕拍我的頭,也笑了。
    以前養蠶,都是從一公分或二公分長的幼蠶開始養起,現在媽媽給我的竟是動也不動的蠶卵。小蠶什麼時候會孵出?卵這麼小,孵出的蠶寶寶,用眼睛看得見嗎?小蠶要吃些甚麼?我天天拿著這些問題,纏著媽媽問,媽媽每次都回了一句相同的話:
    「問問你的眼睛吧!」
    看就看吧!沒事時,我就端起紙盒,盯著蠶卵看,看不出有什麼變化,便數著蠶卵,數著、數著,眼花了,總數大約有百來個吧。
    蠶卵漸漸變黑。有一天放學後,突然看到所有的蠶卵都變成一個個小黑圈,我暗叫不妙,心想:一定是螞蟻闖的禍,再仔細一看,原來是蠶兒咬破卵殼,鑽了出來。
    剛孵出的蠶兒真是小得可憐,幾乎看不到牠們的存在,往往在更換桑葉或整理蠶糞時,分不出哪個是蠶,哪個是糞粒,,因為蠶身也只是個小黑點哪!每次得翻尋再三之後,才仔細的把殘葉丟棄。
    有一次,我忘了把蠶糞殘葉拿去丟掉,後來在清理時,發現了幾隻餓死的幼蠶,才知道由於自己的疏忽,白白送掉了好多隻蠶兒的性命,也因此難過了好幾天。
    觀看蠶兒吃桑葉,也是件趣事。蠶的吃相,各有不同,每回把新鮮的桑葉往盒子裡一擺,蠶兒們你踩我踏的,爭相從舊葉推中鑽上來,不消幾秒鐘,擁擁擠擠的佔滿了葉片,將載滿蠶兒的葉片拿走,再放進另一片,這會兒第二批蠶兒就不慌不忙,慢慢地爬了上來;再放進第三片桑葉,上來的蠶兒更少了,有些蠶兒仍然眷戀著舊葉子,躲著不肯出來,我也只好一一翻尋,把牠們拉了出來。
原來蠶兒也有貪吃的、挑食的、厭食的,怪不得幾天下來,同時出生的蠶兒,身材體型,大、中、小,各種尺碼都有。 
  不只這樣,貪吃的蠶兒,有時候脾氣還真壞。有一回,我不小心,手指碰觸到一隻正在埋首吃葉子的蠶兒,牠馬上擺頭往我的手指上頂了過來,我好奇了試了幾次,結果都是一樣。
  蠶兒也有熱情或冷漠的。有些蠶兒很黏人,一爬上我的手,就緊吸住不放甩都甩不掉。有的蠶兒,只要一碰到牠身體,牠立刻躲開,把它抓到手掌上牠便很快的將身體捲曲成個圈圈,任我怎麼逗,牠裡理都不理。
  養了一陣子以後,蠶兒終於吐絲了。我拿出媽媽交給我的團扇,把上面的廣告紙撕掉,只剩下扇子的骨架,然後把一隻隻開始吐絲的蠶兒,放在骨架上。
  起初,牠們老是在扇面上鑽上鑽下,就是不肯把絲吐出來,後來,有幾隻大概是憋的不吐不快的蠶兒,開始搖頭晃腦的織起來,技術好的蠶兒,一絲一絲排得整整齊齊。有些則是東吐一些,西吐一些,亂織一通,滿扇亂爬。
  那些保持傳統吐絲方法的蠶兒,硬是憋著不肯吐絲,等到我因看得累了而入睡,醒來一看,發現這幾隻頑固的蠶兒,有的躲在報紙的夾層裡,傑出扁平的怪繭;有的爬到桌面上織桌巾;有的溜到煙灰缸裡,結成錐形繭;也有一些似乎嫌繭裡空氣不流通,織成兩頭開窗的;更有幾隻笨得已經找到了理想的角落,卻還像蜘蛛結網一樣,把自己圍在繭外...............
  蠶兒一口一口的把絲吐光,他們的身體只剩下約二公分,看到牠們奄奄一息的樣子,猛然驚覺自己的殘忍,再也不忍心把老蠶兒們丟棄。左思右想,我為他們設計了一種「人造繭」。
  我用半張衛生紙將老蠶兒輕輕的裹在裡面,再將紙的兩頭扭緊(像包糖果一樣)。一百多隻老蠶兒包到後來,乾脆三或四隻包在一起,這樣不止省時省紙,我想:蠶兒們有個伴兒會比較好些。
  兩天後,我把包蠶的捲紙小心的打開,老蠶已經脫下最後一層皮,身體光溜溜的,兩頭尖尖,像子彈一樣,化成了米色的蛹,我才放下心,重新將蛹捲回紙裡。
  再過二天,蛹的身體變成土橙色,身體一動也不動,不久,變成深褐色,一頭慢慢的變成圓形,還是靜境的睡著。
 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,我起床一看,蠶蛹已變成暗咖啡色,身體也開始慢慢的蠕動。等到傍晚放學回家,發現有幾隻蛹已經脫皮,化成蛾了。
  看到一隻接著一隻快樂的鼓著翅膀、拍打著盒面、轉著圈子的蠶蛾,我想起古人說:『春蠶到死絲方盡』這句話,恐怕有些不大正確。
  一隻隻的公蛾和母蛾,很快的找到自己喜歡的對象,成雙成對的配在一起,幾隻落單的蠶蛾,焦急惶恐地,頂著尾巴,猛力往成對的蛾群裡撞擊,眼看沒辦法拆散人家,只好火爆地拍動翅膀,繞著成對的情侶轉圈子。
  交配後的母蛾,開始下卵。牠尾巴有根伸縮自如的細小管子,就像仙女手上的神棒一樣,輕輕一點,紙盒上就黏著一粒又圓又亮的鵝黃色小卵。母蛾邊爬邊下卵,等到卵子全部下完,也就跟公蛾一樣,上天堂去了。
  幾天後,這些小卵漸漸變成灰色,我下定決心,一定要解開『養第二代蠶』的迷,當然,我不只要用眼睛找答案,還得加上我的『心』:耐心、細心、來看著卵變黑、變蠶、變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